封面人物 | 終南隱居客

稿源:南方人物周刊 | 作者: 實習(xí)記者 王雙興 日期: 2018-02-07

古人一杯終南隱居的濁酒,被當代人加入了枸杞、花瓣和防腐劑,以更精美的形式擺上櫥窗,變成另一種奢侈品

終南山上每片落葉飄下,都會砸中一個‘隱士’

2017年11月19日上山之前,張劍峰給他的白色越野加了油、做了保養(yǎng),同行者腳踝不適,他要將車一直開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處的“終南草堂”。

那是張劍峰在終南山隱居的處所,這位“兩棲”的出版人有一半時間在山下工作,一半時間在草堂隱居。

駛離市區(qū),車子一路向南行,行經(jīng)瀝青公路穿越霧霾,行經(jīng)水泥馬路穿越農(nóng)家院,再行經(jīng)黃土小路穿越荊棘,來到終南山腳。

S形的上山路不足兩米寬,每段路和上一段平行,張劍峰要在拐彎處甩起臂肘,快速完成剎車、倒車、打輪、踩油門,重復(fù)十幾次,騰挪上山。干枯的草木枝蔓噼里啪啦打在車窗上,輪胎碾壓石子的聲音清晰可辨。

草堂正在修繕,張劍峰和村民們用方言交流了進程。這已是第N次動工了,“狡猾和善良并存”的村民沒有合同的制約,讓房子經(jīng)歷了房檐垮塌,房頂漏雨,炕縫可以塞進一只手,柴房重建……

在山里,選擇了山野的原始和淳樸,就要放棄商業(yè)的契約和效率,張劍峰多花了很多錢、多吃了很多虧,但還是覺得值——這是人情成本投入,得到的回報是村民曾第一時間把張劍峰生病的父親送到山下,在三更半夜幫他爆胎的親戚推車。

山上氣溫低,空氣首先通過溫度而非質(zhì)量指數(shù)被人感知。初冬從市區(qū)移來的紅梅上山?jīng)]幾天,以為晚冬到了,自顧自開起了花。張劍峰加了一件披風(fēng),坐在禪房喝茶。

張劍峰生于1977年,接觸終南山之前從事青春文學(xué)的出版工作。他實現(xiàn)了兒時的夢想,從事寫作和編輯工作,卻感到“根本沒有神圣可言”。暢銷書不追求深度和內(nèi)容,只為效率和迎合;一個作者寫出什么,其他作者紛紛效仿,成了批量生產(chǎn);每天為雞零狗碎的事忙碌,為謀生造出自己根本不喜歡的文字……“想用那種文字建立一個理想的城堡很困難,就像在沙漠里建房子一樣。”

迷茫持續(xù)到2009年。那年3月,美國漢學(xué)家比爾·波特記錄中國隱士的書籍《空谷幽蘭》出版。這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尋訪之旅讓張劍峰關(guān)注到終南山。在書中,隱居者離群索居,過最簡單的生活,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,在大山深處為求道而修行。

張劍峰開始孤身拖著影子在山上走,向樵夫問路,向修行者問道。他沒有改變職業(yè)身份,只是從青春文學(xué)轉(zhuǎn)移到別處,出版了個人作品《尋訪終南隱士》,隨后創(chuàng)辦《問道》雜志。

聚焦終南山的還有媒體。2012年,一篇《5000多位隱士藏身終南山,過著千年前的生活》出現(xiàn)在網(wǎng)上,一些隱居者認為,它開啟了之后的“終南山熱”。

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終南山,如果說2012年的“5000”存在夸張成分,那么到2017年,這個數(shù)字早就不能將所有隱居者囊括,最近一次政府統(tǒng)計常住人口,僅張劍峰草堂所在的社區(qū)人數(shù)就已過千。

山上曾流傳一句話:終南山上每片落葉飄下,都會砸中一個“隱士”。

曾經(jīng)只有幾十人關(guān)注的貼吧,如今關(guān)注人數(shù)超40萬;曾經(jīng)每年一千塊可以租下的房子漲到三四千,在交通便利的西岔溝,甚至有普通民房的年租金高達兩萬;有關(guān)隱士的書一時間出版了七八本,生活類、學(xué)術(shù)類、山居筆記、修行體悟,不一而足;象征隱逸文化的茅棚跟著火熱起來,農(nóng)家樂修茅棚、文化機構(gòu)修茅棚、旅游景區(qū)修茅棚,連覆蓋茅棚所用的茅草都作為商品在西安市場流通起來。

一起冒出來的,還有驢友和垃圾。張劍峰說,如今西安有30萬專業(yè)驢友,“專業(yè)”意味著他們每人可帶領(lǐng)幾十位“非專業(yè)”普通驢友,穿行終南山。戶外運動最盛時,他們被上百輛大巴車送到各個峪口,“這個峪進來那個峪出去?!?/p>

修行人打坐需要清凈,但驢友們帶著音響,“終于你做了別人的小三”、“一人我飲酒醉”,從山腳唱到山頂。

張劍峰在終南山 ? ? ? 圖/受訪者提供

?

茅棚門口掛著“修行蘭若,敬請安靜”的警示牌,卻被來者用讀詩的語氣朗誦出來,配上右上方45度伸出的手勢。茅棚的主人哭笑不得。

有隱居者迫不得已轉(zhuǎn)移到更深的山里住,但“凡是修行人能到的地方,驢友都能到”,那些茅棚和山洞甚至被驢友用作路標,形成自己團隊固定的“穿越路線”。

修行人只能調(diào)整打坐時間,錯開喧噪;有人在家里養(yǎng)了兇猛的狗,專沖不速之客吼;興教寺的僧人不堪其擾,只能每天把糞桶放在院子正中……喧囂散去,村民和修行人用兩米多寬的農(nóng)用三輪車,一車一車地往山下拉垃圾。

在張劍峰看來,媒體的宣傳只是導(dǎo)火索,“八九十年代西安高校、旅游局都到處宣傳、推廣過終南山,沒什么反響。我覺得就是時間到這個節(jié)點上了,經(jīng)濟很繁榮了,人的精神上產(chǎn)生了追求,在都市之外需要一個‘彼岸’、‘凈土’,當作心靈的通道和出口,用來寄托和逃離。就算一個烏托邦吧?!?/p>

?

亂七八糟的,全都不用擔心了

那一年,“隱居終南”的大潮卷來了劉今。

辭職前,他是廣東一家禮品設(shè)計公司的總經(jīng)理,戴黑框眼鏡,自我評價為“會生活的人”。他喜歡旅行,跑遍全國,又跑去亞歐和北美,享受物質(zhì)帶來的歡愉,流連于漂亮姑娘之間,用朋友的話說,“他實現(xiàn)了年輕時的夢想:泡遍五大洲的妞?!?/p>

新鮮感的消失,發(fā)生在劉今的而立之年?!岸萝?、抄牌、簽合同,生活上的事情重重復(fù)復(fù)。簽兩百萬的合同和簽兩千萬的合同,數(shù)字不同了,焦慮和緊張是一樣的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你已經(jīng)三四十歲了,到80歲也差不多,就是老一點,搞不好會中風(fēng)?!闭f起這些,劉今語速很快。

終南草堂在終南山的一個山坳里,四周大山環(huán)抱,張劍鋒說這里有仙氣

?

那時起,他開始琢磨“換一個世界”。讀到《藥師經(jīng)》,他覺得深得己心。上網(wǎng)搜索,網(wǎng)頁一個鏈接到另一個,最后停在終南山。

“不能遇到什么事就隱居,那是找死。一定要試下適不適合,就像買房子,不能沖動?!眲⒔癖A袅嗽镜纳倘藢傩裕涸趯嵺`中分析可行性、不貿(mào)然行事。他在2012年進山看了,然后回到廣州過了半年城市生活;2013年秋進山住到2014年春,下山回城,恢復(fù)原來的節(jié)奏;2014年秋再回到山上。

他拿出兩年時間來試驗,像候鳥一樣往返于兩種生活方式之間,最后選擇棲落于山野。

曾經(jīng)的老板為劉今在廣東帽峰山的僻靜處修建了草堂,仿照他在終南山的住所而建,投資一百多萬。但劉今覺得“氣場不夠”,還是辭職進了終南山。

父母不同意,他找來親戚幫忙說服,并把老家的房子重新裝修;朋友覺得他犯神經(jīng)病、裝;最后一任女朋友是俄羅斯人,哭鬧著阻止,甚至在2013年有了抑郁傾向。劉今的平靜有些殘酷,“當人發(fā)現(xiàn)一個事情不可改變的時候,就接受了?!?/p>

在終南山,劉今戴著灰色氈帽,裹著灰色披風(fēng)坐在蒲團上。他蓄了胡須,坐在黃泥糊砌的禪室里打坐讀書,根據(jù)太陽分辨時間,自己砍柴生火煮飯,偶爾吃個“火鍋”——山泉水煮蔬菜。

“我不用考慮電話費水電費網(wǎng)絡(luò)費停車費,不用和女朋友爭吵,不用想著周末去哪里玩,不用擔心訂不到房。亂七八糟的,全都不用擔心了。”

“逃”來終南山的,不只劉今一個。我遇到有人剛搬進山上的新家,看山看水覺得一切都好;也見到穿土布衣裳的男青年燒掉自己貴重的衣物,要和過去的生活決裂。

在終南山的貼吧里,不斷有人跳出來表達紅塵嘈雜、想要隱居,但最先關(guān)注的往往是房價、水電、網(wǎng)絡(luò)和交通,有人在帖子里留下自己的聯(lián)系方式,呼朋喚友結(jié)隊同行,也有人表示自己正在攢20萬元,以便前往。

古人一杯終南隱居的濁酒,被當代人加入了枸杞、花瓣和防腐劑,以更精美的形式擺上櫥窗,變成另一種奢侈品。

劉今在終南山上打坐 ? ? ? ? ?圖/陳團結(jié)

?

無論是比爾·波特尋訪隱士的八九十年代,還是張劍峰問道之旅的2009,山上的隱居者都以修行人為主,但從2012年至今,非修行人占了絕大部分。張劍峰思考過個中緣由,在他看來,過去隱居者是為了修行,現(xiàn)在很多上山的人是出于一般的社會需求。

“在古代社會,修身養(yǎng)性是成長基礎(chǔ),人在心智穩(wěn)定后再培養(yǎng)其他東西;但在當代,功利化社會對能力的要求超過了個人修養(yǎng),急于追求結(jié)果但忽略了中間的過程。所以,當人們發(fā)現(xiàn)了這種缺失帶來的副作用,就會到山里來補這一課。”

他問過陌生來者,“為什么想要進山?”

“不知道,稀里糊涂就來了?!鳖愃频幕卮鸾^非個例。

“稀里糊涂”前來隱居的人,趕走了進山討靜的人,蘇非殊是其中一個。他生于1973年,20歲出頭去北京,留著長發(fā),挎著帆布包,接收大量與詩歌有關(guān)的信息,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混圈子,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喝酒寫詩,眼睛一條縫,嘴巴一條縫,滿臉沒睡醒的表情。但類似的生活持續(xù)15年后,他開始感覺疲憊、不安,精力大量消耗,卻沒有反省和消化。

“十幾年了,該體會的體會到了,該吸收的吸收到了,到一定程度要往外釋放的時候,需要相對獨立和孤獨一點?!毕蜃匀粚W(xué)習(xí),他選擇了終南山——王維“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”的地方,白居易“晨游紫閣峰,暮宿山下村”的地方,一所“師資”和“校友”都不錯的學(xué)校。

于是進山。

沿著大峪河向西,過橋、上山,至西翠華村。再上山,就是蘇非殊的“歇庵”。兩間土坯房,坐北朝南,四面環(huán)山。終南山自古是修行圣地,近代禪門泰斗虛云老和尚“煮芋入定”的獅子茅棚,就離蘇非殊住所不遠。

蘇非殊把幾根木棍捆成籬笆,圍了個小院出來,在房前屋后開辟菜地,種上茄子、白菜、辣椒和蔥。他在砍柴做飯的間隙創(chuàng)辦了一所“物學(xué)院”,并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喊出“拜自然為師,向萬物學(xué)習(xí)”的口號。

那是2009年春,終南山環(huán)境清幽,人跡罕至。凌晨暴雨,他可以聽到雨滴砸在房頂?shù)呐九揪揄懀话硭团笥褔谠鹤永锟净?,松塔扔進火堆,噗的一聲冒出松脂的香氣……

蘇非殊寫詩,居山之前,他寫生死、魔鬼,寫現(xiàn)實和幻象、信仰與思省,但在山上,他說,下雨了,就應(yīng)該寫:下雨了。

他剪掉長發(fā),不再追求外表的叛逆。他眼睛一條縫,嘴巴一條縫,依舊滿臉沒睡醒的表情,但他覺得整個人“敞開了”。在放松的狀態(tài)里,關(guān)心新生的胡須,膝蓋的補丁,菜葉上的青蟲,和十六窩向日葵。

和自然的親近讓蘇非殊感到如魚得水,他甚至向朋友表達過一輩子住山的意愿。沒料到,2012年后,終南山迎來了自己的轉(zhuǎn)折,隱居者進入公眾視野,效仿者來了、觀光團來了,開發(fā)商也來了。蘇非殊不喜,在2013年下山,如今云游河南的石大溝、湖南的南嶺、廣東的丹霞山——還是喜歡山。

?

山不在高,有信號就行

一千多年前,范曄在《后漢書》里將隱士分為六個類型:或隱居以求其志,或曲避以全其道,或靜己以鎮(zhèn)其躁,或去危以圖其安,或垢俗以動其概,或疵物以激其清。

古人有關(guān)高潔、不流俗的文化理想,在今天的住山文化中鮮被提及。當代人住山,更多的只是靜己,或是逃避。時代遠去,政治中心從終南山北畔的長安易為別處,隱居的政治色彩逐漸淡去,但古時的“終南捷徑”(《新唐書·盧藏用傳》載:盧藏用想入朝做官,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,借此得到很大的名聲,終于達到了做官的目的),如今開始在社會層面浮現(xiàn)。

蘇非殊在房前屋后開辟菜地 ? ? ? ? ?圖/受訪者提供

?

在網(wǎng)上,通過關(guān)鍵詞搜索,很容易找到“終南山網(wǎng)紅”。他們普遍年輕,“隱居”在山里,但活躍在社交媒體。

攝影師祥子愛穿中國風(fēng)的長袍,游山時帶著鍋灶,在溪水旁舀水煮飯;拉著一匹棕紅色的馬摘野果,裝進精致的竹籠;采野花,做柿餅,然后用水彩筆畫下來……類似的畫面被她用視頻記錄(或者說演繹)下來,很快收到一些相仿的評論:這就是我想過的生活,看你的微博真有一種替我圓夢的感覺。

這些“替人圓夢”的圖文為她帶來了三萬多的微博粉絲、越來越多的攝影邀約、山居筆記《把日子過成詩》的出版和一處居住條件更好的房子。

油畫系畢業(yè)的張二冬同樣以圖文的形式走紅,因為“哲學(xué)層面的需求”住山,在租來的小院給自己的五只雞和一只鵝起名,給一只賊氣的貓拍照,說它:偷吃成性,相由心生。

在他眼里,“大隱隱于朝,中隱隱于市,小隱隱于野”根本不成立。他在公眾號里寫:“一個觀念流行都是源于它有很厚的群眾基礎(chǔ),因為能做到隱于野的人是極少的,而內(nèi)心喜歡隱逸的人卻很多。所以這個觀念其實是那些想隱于野但又舍不掉市的生活品質(zhì)的人意淫的產(chǎn)物。”

但許多“意淫”的人成了他的粉絲。非議也如影隨形:這是在炒作、消費終南山。

凈業(yè)寺的天宇法師對我說,想住山,先要不自戀。他言辭幽默,調(diào)侃所謂的隱居者:“以前是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現(xiàn)在是山不在高,有信號就行。今天動了動鎬,明天看了看鳥,全都發(fā)在朋友圈里,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?!?/p>

分享和傳播過濾了瑣碎和困頓,清理農(nóng)家土廁所的臭味、被柴禾劃破手掌的疼,不能通過網(wǎng)線或隔著屏幕傳播,人們把閑云野鶴、琴棋書畫發(fā)到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但很少說生病時要跋涉下山,洗澡時會凍得發(fā)抖,睡覺時老鼠、蛇、昆蟲都可能造訪,鄰居除了高雅的詩人、淳樸的大嬸,也有心術(shù)不正的人。

生活的煩惱之外,更大的挑戰(zhàn)還在于如何消受大把獨處的時間。并非所有人都如愿以償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;也總有一部分人盲目而來,落魄而歸。

山上修行、山下工作的張劍峰緊密聯(lián)系著“俗世”和終南山,因而常常成為朋友和讀者們的跳板:想住山,先到他的終南草堂住上一段。他像一臺攝像機,迎來送往,記錄著朋友們與終南山相關(guān)的困惑與焦慮——

從事藝術(shù)品收藏工作的中年人,厭倦城市生活的枯燥,卻習(xí)慣了那里的速度,上山后很快不耐煩,認為閑散的生活浪費時間,一切應(yīng)被精準地安排,于是忙忙碌碌找事做,一會做個好吃的,一會把床單被褥折騰一番,嘴里還抱怨廁所無法忍受、蟲子四處亂竄。短住幾日,草草離開。

天宇法師 ? ? ? 圖/受訪者提供

?

做投資、金融生意的中年富商,因身體不好選擇來到終南山,但總是心不在焉,“明明生活在這個地方,卻不去欣賞這里的風(fēng)景,意識里都是其他東西,股票漲跌、經(jīng)濟走勢、事業(yè)得失”,住上幾個月就走了。

20歲出頭的年輕人,看了許多網(wǎng)絡(luò)小說,為“學(xué)道”上山,認為一住山就可以獲得成果,結(jié)果感到無處著手,想離開終南又怕推翻自己“隱居”的形象,不尷不尬,最后還是下山。

制造業(yè)的企業(yè)高管辭職上山修行,卻發(fā)現(xiàn)山上生活無外乎劈柴運水煮飯,修行無處用力,“世俗的東西、名利的東西不要了,另一個東西也不是實有的,沒得到,人會很無所適從。”曾經(jīng)讓他感到疲憊的欲望以更迅猛的趨勢生長起來……

2017年是高洺住山修行的第十年

?

“如果在生活上遇到困頓,不管是事業(yè)還是感情,有時是個小坑,如果你對住山?jīng)]有認知的話,認為有坦途,但跳進去以后可能真的是個大坑,爬都爬不上來。”張劍峰說,那些頭腦一熱前來隱居的人,“十個中只有三四個最終留下?!?/p>

?

這點事情過不去怎么修行

“如果只是采取逃避的方法,到了山里一樣有壓力?!备邲痴f。

2017年是高洺住山修行的第十年,她穿盤扣棉服和肥肥大大的燈籠褲——這樣的裝扮便于她打坐。她皮膚白皙,沒留下山風(fēng)和歲月的痕跡,說話聲音清澈,語速快。若不是她一個轉(zhuǎn)身就忘掉剛剛手中的抹布放在了哪里,我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馬上到70歲的老人。

高洺年輕時在工廠工作,后來辭職去經(jīng)商,開過飯館、照相館、雜貨鋪,擺過地攤。也混文學(xué)圈,因為詩寫得好、舞跳得好、人也長得好,在當時小有名氣。

20世紀七八十年代,高洺高調(diào)地寫詩、抽煙、離婚,我行我素。1994年,在部隊的獨生子因車禍犧牲,高洺皈依佛教,法號“不還”。

曾經(jīng)的文學(xué)青年把手里的詩集換成經(jīng)書,2007年進入終南山——“天下修道,終南為冠”,這里適合清凈修行。

2015年,劉今接受剃度 ? ? ?圖/陳團結(jié)

?

終南山不是一座山,狹義的終南,指從周至太白山到藍田玉山之間的秦嶺北麓,而廣義的終南則指從甘肅到河南的整個秦嶺山脈。秦嶺七十二峪,不還住在居中的子午峪,下了汽車走兩個半小時的山路,才能看到那三兩間土房。

生活用品要自己往山上背,洗衣做飯用山泉水。煤運不上去,電壓又不穩(wěn),冬天取暖只能靠燒柴,“一年四季都在準備過冬,柴燒得快,每天砍柴,攢到冬天才夠燒?!?/p>

山風(fēng)凜冽,她被冷風(fēng)吹到風(fēng)池穴,患上三叉神經(jīng)痛,嚴重時想用頭撞墻;也曾經(jīng)被牛虻叮咬感染了病毒,在家人接去醫(yī)院的路上虛脫暈倒。

不還以前怕毛毛蟲,怕老鼠,怕蛇,什么都怕,但到山上什么都要面對,久而久之就習(xí)慣了。院子的石縫里住著兩條秦嶺特有的蛇,白色花紋,無毒,但有碗口粗,經(jīng)常爬出來盤在樹上,曬會兒太陽再爬回去。

不還的鄰居,是一對外來的老夫婦。老夫婦的親生兒子夭折,養(yǎng)子在24歲自殺,進山之后,“黑人黑戶”享受不到補助政策,置辦的家當還在兩次火災(zāi)中蕩然無存……

這樣的經(jīng)歷讓老太太性格暴戾,“見雞罵雞,見狗罵狗,見人罵人。”“你媽的”,“什么東西”,“不要臉”,來來回回這三句。

一個清晨,不還起床后準備到院子里打坐,推開木門,晨光熹微里,一個黑影從門上“撲通”墜地,雞毛和塵土四起。嚇了一跳的不還詢問鄰居,得知自家的狗咬死了鄰居的雞,老兩口不依不饒:“蛋能生雞雞又生蛋,你說你怎么賠?”

彼時鄰居家剛發(fā)生火災(zāi)不久,不還幫忙在網(wǎng)上發(fā)帖求助,二十多個驢友送來被子、衣服、錢。傾心相助換來了一只從天而降的死雞,不還終于崩潰了,坐在地上,放聲大哭。

越想越委屈,不還下山回家了?!昂髞硐?,修行嘛,這點事情過不去怎么修行,在家待了幾天又上山了。”

老太太依然愛罵人,不還就努力把它們當成鳥叫,不去想什么意思;他們愛占便宜,不還就“讓他們沾點光”,不計較。

山上的生活非常規(guī)律,不還每天上午鍛煉、打坐,下午砍柴、種菜,晚上打坐、讀書,日復(fù)一日。但她和很多人一樣,不說“隱居”,只說“住山”?!拔乙矝]想隱,就是自己找個好環(huán)境修行?!鼻皟商?,她剛接待完遠道而來的朋友;過兩天,她又下山操持老父親去世三周年的家族紀念。

修行十年,鄰居老兩口相繼因病去世,而不還的性格也越來越平和了,一改從前的愛發(fā)火、報復(fù)心重,曾經(jīng)性情乖張的女文青,變成了如今笑呵呵的銀發(fā)老人。

這符合張劍峰的比喻:人好比是一棵枝葉蔓生的樹,修行就是拿個斧子噼里啪啦把自己的斜枝干掉,讓自己站得筆直。是血淋淋的,而不是避重就輕、抗拒生活壓力?!坝姓J識自己、改變自己的勇氣,并且自我清凈的人才適合住山。”

曾經(jīng)像候鳥一樣往返于城市和山野之間的劉今,在2015年出家了,跟隨師父去南方修行兩年后,前不久回到終南山受大戒。住山?jīng)]能解決他從哪來到哪去的困惑,于是剃度,“告別夜大去讀真正的大學(xué)?!?/p>

在終南山的最后一天,我乘坐的出租車在山路上搖晃許久,停在了紫閣峪的一處山腳下,沿著不足半米的小道爬山,半小時后抵達兩位隱居者的家。

山房不遠處有瀑布,門口的柿子樹掉光了葉子,這是他們山居生活的第三年,來終南山養(yǎng)性靜心,對未來的家庭和生活有認真的計劃,不愿意出現(xiàn)在媒體上。

天色漸晚,碰巧有上山找茅棚的道士前來借宿。因為電壓不穩(wěn),屋里的燈光明滅不定。道士焚了桂花香,主客盤腿坐在土炕上,喝茶時只談茶。

?

它是植物基因庫

在終南山,除了像樹葉一樣飄落的隱居者,還有成群結(jié)隊的訪道人。

不還也清晰地感覺到終南山2012年開啟的轉(zhuǎn)折,“剛開始的時候真沒幾個人,住四五年后逐漸人多了?!?/p>

“導(dǎo)師”帶著自己的學(xué)員們拜訪不還,已經(jīng)不是第一次了。十幾人呼啦啦擠滿房間,找不還求取“養(yǎng)生長壽秘訣”。不還無語,只講“按時作息、飲食合理、適當運動”。有敬奉佛教者給不還留下些供養(yǎng),隨后十幾人呼啦啦離去。不還心知,“回去之后沒有幾個人會照你說的做,他們還是想速成,想學(xué)一些功啊氣啊,或者秘訣?!?/p>

“導(dǎo)師”會傳授那些秘訣。不還說,到終南山“鍍金”的人不少,走馬觀花住上幾天,下山后便對外宣稱自己是大師,招信徒,收供養(yǎng);或者辦學(xué)習(xí)班,收學(xué)費。“禪修班、辟谷班、內(nèi)丹班,各種各樣的名目。打著終南山的幌子,都是瞎胡鬧。”

我試著搜索了采訪對象口中“招搖撞騙”的學(xué)習(xí)班,招募學(xué)員的文章里無一例外配著禪意山景圖,它們每期時間長短不等,費用不菲:三天的養(yǎng)生班2600元,六天的云游班3800元,12天的辟谷班5980元……

終南山 ? ? 圖/陳團結(jié)

?

“很多人就是特別貪婪,吃喝玩樂、發(fā)財致富、談情說愛,人世間的一切欲望都不想放棄,還想成仙成佛、長命百歲,這種人是最容易上當?shù)??!辈贿€說。貪婪者的存在,讓這些形形色色的班生意火爆,他們“上課成癮,天天像追星一樣追著那些所謂的老師”,不還笑稱之為“盲人引瞎驢”。

“精神匱乏,總想抓住點什么,好像抓住點什么就把自己壯大了一樣?!睆垊Ψ逵型瑯拥目捶ǎ驗樗灿羞^被人“追”的經(jīng)歷。

那是一個做房地產(chǎn)生意的商人,年輕時曾到青海淘金,賠得精光還出了人命。在張劍峰看來,這樣的人“性格比較容易從左到右,走極端”。商人曾經(jīng)因為煩悶到終南山消遣,發(fā)現(xiàn)生活不錯,不愿回去工作,后來被家人“弄了回去”。無法跑到山里來,商人便總想把山里人請到他那里去,“看到修行人就興奮,馬上覺得人家能讓他開悟”。一會兒承諾開航道、修直升機機場、“五分鐘可以到終南山拔菜”,一會兒計劃把大廈的一整層做成會所,讓修行人和他的生意伙伴一起喝茶。張劍峰覺得這依舊是樁生意,跑了;商人就到終南山“抓”其他人,也被拒絕了。

在終南山,被捧上神壇的不僅有修行人、借山鍍金斂財者,還有“靈醫(yī)”。

我在初冬的午后見到如是,她穿一身明黃色的長袍,腰板筆直,雙手交叉坐在木椅上,給我描繪很多“一般人無法體會的狀態(tài)”。

她喜歡用“元神”、“感應(yīng)”、“與生俱來”之類的詞語回答我的問題,用它們解釋她為何選擇山居生活、醫(yī)學(xué)知識來源、如何給人治病……

如是從西安醫(yī)學(xué)院畢業(yè),在一家醫(yī)院做過臨床醫(yī)師,因“看不到自己的未來,找不到感覺”而辭職,最初想去云南開客棧,但因為飲食習(xí)慣難以適應(yīng),回到故鄉(xiāng),上了終南山。

居山四五年,她和丈夫以“懸壺濟世的隱居醫(yī)生”、“終南山璧人”、“現(xiàn)實版神雕俠侶”的身份出現(xiàn)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,小清新的文字配上色調(diào)清新的照片,歲月靜好。

提及治病手法,她告訴我,“西醫(yī)、中醫(yī)、靈醫(yī)”共用,所謂靈醫(yī),就是可以用“天眼”觀到某些超自然現(xiàn)象,醫(yī)治“正常情況下沒法治的病”。

如是推崇“自然療法”和“天然藥物”。她起身侍弄房間正中的火爐,火花揚起,后面是她妝容精致的臉,目光炯炯:“你要寫下來,不然忘了,一定要寫進去?!?/p>

“自然療法”所使用的“天然藥物”是太歲,如是帶我參觀了她的“醫(yī)庵”。在那間進門左手邊的房間門口,掛著“妙解陰陽”的木牌,里面供著觀音像、播著梵音,擺著十幾個大小不一的玻璃水箱,水箱泡著大小不一的太歲。

如是說,太歲是一種藥材,《本草綱目》有載。終南山的太歲生長比較集中,有神效,配合終南山的泉水,可治百病。

我見到的水箱里的水,在如是的微店叫作“用終南山深泉、雪水、露水養(yǎng)釀千年的超級活性太歲肉靈芝而成的仙露”,功效包括防癌抗癌、防脫發(fā)、抗皮炎、美白袪皺甚至逆齡。微店首頁,掛著99元的終南雪泉和太歲無極浸泡母液、999元的無極神仙水、9999元的養(yǎng)釀隨走噴霧,還有太歲無極返老還童冰絲面膜、九九仙丹、太歲米酒、太歲護眼液……錯過了微博的紅利期,她更喜歡微信粉絲,“精準”。

起風(fēng)了,如是站在窗前,告訴我終南山一向文人雅士、高僧大德云集,看著冬日有霧的山谷,她滔滔不絕說起陶淵明的東籬、玄奘的靈塔、崔護的人面桃花。

“那終南山最吸引你的是什么?”

“它是植物基因庫。”

(文中劉今為化名)

?

網(wǎng)友評論

用戶名:
你的評論:

   
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0期 總第810期
出版時間:2024年10月21日
 
?2004-2022 廣東南方數(shù)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
粵ICP備13019428號-3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(yè)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
聯(lián)系: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