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家】蔣曉云 民國素人的悲與欣

稿源:南方人物周刊 | 作者: 本刊記者 李乃清 發(fā)自上海 日期: 2018-01-03

闊別文壇30年后,她選擇復出并給自己制定了龐大的寫作計劃:寫38個生于民國的女人,一人一個傳奇,寫下這群經(jīng)歷過中華民國又漂散到世界各地的普通人的故事

蔣曉云照片

“人人羨慕她命好,不知道訣竅就是心淡?!?/span>

小說《百年好合》里這句,或許也可用來形容作者蔣曉云本人。

年近耳順的她,圓圓臉上兩道彎彎眉,嘴角漾起祥和的笑,一看就是福相之人。

這位昔日“臺灣文壇一姐”,跟朱天文、朱天心等人同時出道。1975年發(fā)表處女作《隨緣》名動臺灣文壇,得到作家朱西寧盛贊。1976年起連續(xù)以短篇《掉傘天》《樂山行》,中篇《姻緣路》,三度榮獲“聯(lián)合報文學獎”,被夏志清喻為“又一張愛玲”。

然而,1980年,她卻選擇了赴美留學、成家,轉(zhuǎn)投計算機行業(yè),又修了個統(tǒng)計學學位,隨后進入全球200強公司,在美國任職高管,“很少用中文,每天八九個小時都在辦公室寫公文?!?/span>

闊別文壇30年后,蔣曉云選擇復出,她給自己制定了龐大的寫作計劃:寫38個生于民國的女人,一人一個傳奇,寫下這群經(jīng)歷過中華民國又漂散到世界各地的普通人的故事?!懊駠艘呀?jīng)有很多故事了,但我們社會其實多數(shù)都是素人,這些人離開大陸后發(fā)生了什么事?我身邊很多這樣的人,她們的時代給了她們很多限制,所以我選擇這個群體進行創(chuàng)作?!?/span>

蔣曉云試圖把從親友那里聽來的舊事與當年時事糅在一起,小說開場以生于民國一年的上海女子蘭熹為主人公,家族經(jīng)營著舉國聞名的企業(yè),而后舉家顛沛逃難到美國,百歲時又回到上海辦壽宴,壽宴上來的人,彼此不是沾親就是帶故。

“我確實參加過這樣一個壽宴,老太太可美了,當年做過鋼筆小姐,老了還很苗條,她的子孫從世界各地來,講什么語言都有,互相只能講英語。有趣的是,那個老太太生日還瞞了幾歲,她先生跟她一起70年也不知道,或者知道也沒戳破,這個細節(jié)成了我的靈感?!?/span>

小說結(jié)構(gòu)從這壽宴展開,12個短篇勾勒出14位民國女性:私奔臺灣的面館老板娘、遠嫁美國獨自創(chuàng)業(yè)的上海灘舞女、享盡繁華的軍官小姐、躲避正房到臺灣再也回不了大陸的情婦……每個人物之間都相互牽扯,合為民國素人志系列的第一本《百年好合》。

王安憶作序稱贊:“她的人物族譜與張愛玲的某一階段上相合……張愛玲攫取其中一段,正是走下坡路且回不去的一段,凄涼蒼茫;蔣曉云卻是不甘心,要博一博,看能不能博出一個新天地?!痹趯谧骷倚氀壑校笆Y曉云這種有教養(yǎng)又聰明的文字非常少見,她整個敘述節(jié)奏非常好,她看人的眼光可以很毒,但她寫的時候又非常收斂?!?/span>

蔣曉云出身書香門第,年少敦敏。文學創(chuàng)作的機緣則完全始于偶然,大一時,小伙伴拿著她寫了一半的文章去參加比賽,結(jié)果受到朱西寧賞識,讓她連夜把小說寫完,就這樣,她的處女作《隨緣》誕生了。“那時我才20出頭,寫的是一個二十七八歲還沒嫁出去的老小姐,后來碰到一個牙醫(yī),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戀愛,就是一個小品?!?/span>

年少成名,22歲的蔣曉云以文壇新人身份出席某大報宴會,座中還有同齡的林青霞。美人周遭頗多美譽,令她覺得鬻文寒酸?!霸瓉硪粋€新出來的作家還比不上一個女明星;當時另一件不開心的事是,我跟一個編輯要稿費,那編輯就說我貪心,那個稿費本來就我應得的,有什么貪心不貪心呢?這讓我覺得寫作是件很清苦的事,我還不如繼續(xù)好好讀書,就維持這個興趣的純潔性好了?!?/span>

沒多久,蔣曉云就去了美國,還選了個跟文科完全不搭界的計算機專業(yè),“我對語言很敏感,程序也就是一種語言而已,只是學著跟機器講話。我其實命挺好,念大學時得了3個文學獎,去美國留學是拿稿費和獎金去的,也沒打過工。陳沖不是在大陸得了個影后嗎?可我在洛杉磯時,她還在餐館打工呢!那時美國生活程度跟這里差很多,工資大概比臺灣高10倍。我那時自己掙了錢去念書,在美國還買了輛新車,過得挺舒服,一年后又拿了獎學金?!?/span>

30年后歸來,蔣曉云先以書寫兩岸議題的長篇小說《桃花井》復出,作家張大春為之激動,直呼“她是我的偶像”。

“《桃花井》寫到動情時我淚流滿面,剛好我兒子在后面叫我,我說干嘛,他嚇一跳:‘What happened?’我說我正在寫一段很感人的故事,我兒子就說你真會拍你自己馬屁!很搞笑,可我寫得很動心,后來有個朋友說我寫的什么鬼東西,害她哭濕了兩盒面紙,那我覺得很成功。我這一輩父母教導說要救國救民救人類,立大志,不能賺大錢,可你發(fā)現(xiàn)立了大志救不了國救不了民救不了人類,發(fā)現(xiàn)賺大錢好像要容易得多,一邊賺錢同時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不愉快的事,自己能做到的就是保持一顆悲憫之心?!?/span>

《桃花井》后,蔣曉云開啟了“民國素人志”的創(chuàng)作,將目光遠擲兩岸,橫跨百年?!爱斈慊畹轿疫@歲數(shù),回首往事,發(fā)現(xiàn)人跟人之間的聯(lián)系非常有趣:有時在某個點碰到的人居然跟你在另一個時空中有聯(lián)系,這事很觸動我。我們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,可到別人的故事里有時連配角也算不上,只是路人甲乙丙丁,可路人也有他的人生,他在自己的故事里再卑微再簡單,他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?!?/span>

百年好合  立體不帶腰封


袍子都還沒有,哪來的虱子呢?

人物周刊:這本書雖說寫民國人物,但我讀來覺得不少語言很鮮活很有現(xiàn)代感,像是熔爐里出來的?

蔣曉云:我要先謝謝你,人家看這書都覺得很古典,以為作者八十多歲了,你說很現(xiàn)代,我聽了很開心。我經(jīng)歷比較復雜,在臺灣出生長大,在美國讀書就業(yè),又外派到中國大陸來做高管,旅行全世界,很多亂七八糟的語言、經(jīng)歷都已經(jīng)內(nèi)化了,書里有些上海話,比如“摒牢”,等同現(xiàn)代人說“Hold住”,我就是跟周立波學的,我從2006年到2010年呆在上海,剛好是他紅起來的幾年。對我來講,創(chuàng)作的時候只是拿出真心來,寫的時候看起來好像設計很多,可更多的是誠意。我不是文學家庭出身,但我寫出來的作品當?shù)闷稹罢\懇”兩字。

人物周刊:小說的“套曲”結(jié)構(gòu)很有意思,一個故事串一個故事,你對讀者的閱讀有何期待?

蔣曉云:這個結(jié)構(gòu)很古典,《蜀山劍俠傳》就是這么寫的,出門碰到道士,他身上發(fā)生了什么,道士走到哪里又碰到一個和尚,那個和尚又發(fā)生了什么。我希望讀者就當武俠小說一樣看,沒有負擔。剛開始就是看個故事,尤其是對大陸讀者來說,你不是懷疑內(nèi)戰(zhàn)時期突然消失的鄰居去哪了嗎?不是想知道“文革”時期你的一個親戚到了美國或臺灣干了什么事嗎?就從這個角度切入,當八卦一樣看這本書,我覺得OK。我自己就是一個普通讀者,對我來講,書只有兩種:好看和不好看。很少有像《紅樓夢》這樣的經(jīng)典可以讓我一直不停地回頭去看,我當然沒寫得那么好,但我也希望我的書不要讓你看完就丟掉。用這樣的設計,如果可以讓你有空回看,那就是作者的成功,我希望達到這樣的效果。

人物周刊:夏志清將你喻作“又一張愛玲”,你自己怎么看?

蔣曉云:對很多年輕讀者來講,張愛玲已經(jīng)作古了,可在我年輕時她還活著,而且也還有作品,比如她五十多歲寫了《色戒》。夏先生當年還把我一篇得獎文章寄給她看,她不是很開心的,她本人是不喜歡這種比較的。夏先生是比較文學的教授,這是他一種學術探討的方式,可是作為被比較的對象,在我二十多歲時當然是高攀不上的,難怪人家要生氣。

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到了張愛玲當時的年紀,回頭去看,覺得一個人的命運、文字跟創(chuàng)作都受到個性的影響。我跟張愛玲真不是同一時代的人,也沒有相同的個性。說老實話,我很尊敬這些提攜我的前輩,可基本上沒什么可比性。張愛玲就是我描寫的母姐輩的人物,她們幽怨, 受到環(huán)境的限制,尤其是張愛玲,她是比較憂郁的,她看事情總看到“華美的袍子上的虱子”,像我的時代大家要掙的是那一襲“華美的袍子”,袍子都還沒有,哪來的虱子呢?

人物周刊:《小團圓》你看了嗎?

蔣曉云:看了,我挺喜歡的,對我來講,她以前的作品和這個作品都屬于好看的作品,這個作品更可以看到她的誠懇和內(nèi)心。我喜歡看她的作品,可是作為一個文學上的后輩,我跟她個性不一樣,張愛玲筆下都是哭的人,我筆下的人擦干眼淚,站起來繼續(xù)往前走。

有人認為悲劇比較偉大,有人認為喜劇比較困難,像我寫第一個作品《隨緣》就是一個喜劇,那時寫喜劇的人少,因為作者很清貧,生活困頓高興不起來,有人甚至得了憂郁癥。張愛玲總覺得寫著寫著就到一個沒有光的所在,可我覺得就算在最深黑的地方,會看到隧道的盡頭是有光的。這是天生的性格。《小團圓》中,她就記得父親打了她一下,但她為什么就不記得抱她一下的時候呢?都五十多歲了,還那么放不下。

在朱家的合影,左起:朱天心、朱西寧、劉慕沙、蔣曉云、朱天文、李瑞琦


胡蘭成是個老狐貍

人物周刊:聽說您年輕時也上過胡蘭成的課,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?

蔣曉云:我見過他,我覺得他就是一個老狐貍。(笑)他那時應該七十多歲,我才22歲。在一個22歲女孩子眼里看到的就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先生,覺得他老得不行了,他穿一個青青黑黑的長袍,頭發(fā)都白了,可是還有女弟子跟著他,近身服侍他,有件事我都不知該不該說,他穿那個長袍馬褂,扣子從腋下一直扣到下面,那時我印象很深,那個女弟子就幫他扣,一直扣到下面要跪下去,他也坦然接受這樣的服侍,我就覺得憑什么?。课也惶矚g他這個人,感覺上他挺狡猾的,他給我的感覺就是“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”, 有時候他對你的贊美你會覺得“真的嗎”?有點承受不起的感覺。

人物周刊:還記得那時候的上課情景嗎?他給你們講些什么?

蔣曉云:當時情況好像是胡蘭成被視作“漢奸”,不能在文化學院給學生開課,所以被解聘了,在很落魄的情形下,朱西寧先生就請他到他們家去,在隔壁幾步路的地方替他租了一個房子,他在那邊每天沒事干啦,就開了一個《易經(jīng)》講授的班。在我的情況是,朱西寧先生打電話給我,要我去聽他的課,那時我應該已經(jīng)得獎了,算是一個比較知名的青年作者,我在盛情難卻之下去過兩三次。在胡蘭成那里上課,我記得是有一次打了瞌睡被他叫醒,很丟臉。有一兩次我可能還帶了男朋友去,就不認真嘛!我心想又不是大學里的課,耽誤我約會時間,就帶著男朋友一起去。我記得就一個小小的客廳,零零散散坐了十幾二十人吧。我從來沒好好上過課,他也很不喜歡我,因為我沒有對他很仰慕。

我后來好像在網(wǎng)上看到朱天文的回憶文字,大意說胡蘭成說她小說寫得如何如何好,她就老老實實地跟胡蘭成說蔣曉云寫得比她好,胡蘭成就覺得這人怎么這么老實,很不以為然,因為胡蘭成其實不喜歡我。我記得那時上課有個女生特別會拍馬屁,英文講,就是嘴巴特別甜、會抹奶油的“butter up”小姐,大家那時在說最令人向往的事:在一個草地上躺著,風吹來翻動了書頁,你就看那一頁,覺得那是一個很浪漫的事。那女生就說,那本書必須是胡蘭成的《今生今世》,我大概當時臉就掛不住了,年紀輕嘛,一臉不屑的樣子。

人物周刊:《今生今世》和《山河歲月》在大陸出版時引起過轟動,很多人贊美他的文字。

蔣曉云:所以我要得罪死人了,我可以理解他的文字有他優(yōu)美的地方,他有他的學問。像《今生今世》里非常好的一點是,他把儒釋道各種學問都熔于一爐,對有些人來說是有吸引力的。任何一個東西你去鉆營,其實很難懂的,可你看胡蘭成,這里也講一句那里也講一句,最后說這些都是好的,但他這種文字,這也是好那也是好,什么都是好,倒霉的事亦是好的,某一種程度上是不負責任的,可在另一個程度上可以很迷人,因為有的時候人就需要一種盲目的樂觀。

這些人,那些事

人物周刊:這些年,朱天文、朱天心的作品在大陸日漸風靡,你和朱家姐妹交往多嗎?

蔣曉云:我跟同時代的作家交集都很有限,就是認識,一年吃一次飯,作者在一起吃飯你以為都講書嗎?就講八卦呀!比如誰誰誰又干嘛,誰誰誰又去了哪。去年我們吃飯,天文說她挺忙的,因為在寫《聶隱娘》的電影劇本,現(xiàn)在正在拍,我很期待,因為我喜歡看武俠片。

雖然我只比她們大一兩歲,可是感覺上好像是差了半代,我看到她們的時候大家都還是小朋友,可我回來她們已經(jīng)變成文壇大師了,我們之間相處的感覺和印象好像還是三十多年前,我到現(xiàn)在還沒辦法把她們當大師,我看到的都是她們的少作,她們作品最成熟的時候我已經(jīng)不在臺灣了,可能還需要點時間去看她們的作品。

人物周刊:據(jù)說你當年參加一個文藝界宴會,和林青霞同座。

蔣曉云:我那時候受到很大的刺激,《中國時報》的老板舉辦一個藝文界聚會,也不知為什么把演電影的、搞文學的統(tǒng)統(tǒng)放到一起。我跟林青霞同年,那時候她也紅了。我們那個時代,會念書的小孩不去演戲,可你會覺得她是眾星捧月的,報社方面都奉承她,你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,覺得文學家這個職業(yè)沒什么好。我那時算是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,那天只有白先勇來理我,因為大家都圍著林青霞坐著。我一直很謝謝他在那天還特意走過來跟我說,“蔣曉云你寫得很好,要繼續(xù)寫下去哦?!蔽腋袆拥貌坏昧?,所以我一直對他印象好得不得了。(笑)因為小孩子受到冷落了嘛!Come on,也許她比較漂亮,穿得很好,你可能穿得不怎么樣,因為沒她那個工資,可我還可以繼續(xù)讀書啊,我不會死在那里。(林青霞也寫書了,你看了嗎?)當然沒看,怎么樣也不能捧這個場。(笑)我還寫了個雜文開這件事的玩笑呢,說現(xiàn)在這些退休影星都來寫東西了,這樣可以拉抬一下作家的人均收入,讓大家身價都高一些。

人物周刊:說到白先勇,你筆下的應雪艷和他筆下的尹雪艷是同一個人嗎?

蔣曉云:我覺得白先勇比我膽子大,因為他年紀比我大,說不定他見過這位大姐,我是聽說過這人但沒見過,這位大姐確有其人,以前花名叫“小北京”,是百樂門的紅牌舞女,她有18寸的腰,這是有原型的,她的前半生我不知道,中間有沒有嫁過空軍這些是我編出來的,但事實上這位大姐最后的結(jié)局我是知道的,她八十多歲住在舊金山的豪宅區(qū),日子過得挺好,真沒受到報應。老了,八十多歲了,她一個九十多歲的男朋友不讓原配知道,然后偷偷摸摸去拜訪她,因為我認識這個九十多歲的男朋友,我聽說他去拜訪“小北京”覺得真是太浪漫了,所以就忍不住把這個人物給拉出來。因為三十多年前我看過白先勇先生的《永遠的尹雪艷》,大概印象中有這么一號人物,我也寫了一身穿白色旗袍的應雪艷,就是向他致敬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實習記者徐雨嶠亦有貢獻)

蔣曉云 

臺灣作家,最早跟朱天文、朱天心、吳念真等人同時登上臺灣文壇,20歲出頭的年紀就連續(xù)3次獲得臺灣聯(lián)合報文學獎。但她在1980年赴美讀書,之后投入高科技行業(yè),從文壇消失了30年。2011年回歸文壇,出版了《桃花井》和《百年好合:民國素人志》。

網(wǎng)友評論

用戶名:
你的評論:

   
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0期 總第810期
出版時間:2024年10月21日
 
?2004-2022 廣東南方數(shù)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
粵ICP備13019428號-3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(yè)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
聯(lián)系: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