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學者】李中清 逃不開父親的手掌

稿源:南方人物周刊 | 作者: 本刊記者 衛(wèi)毅 發(fā)自香港 日期: 2018-01-03

因為父親李政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,李中清從小就想擺脫父親的影響,選擇了歷史學,但他最后是用計量分析的方法來研究歷史,依然逃不開父親的影響,就像孫悟空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

李中清的辦公室里掛著兩個鏡框。一個鏡框里是父親李政道寫給他的一組數學公式。一個鏡框里是老師謝國楨寫給他的一幅字?!拔野堰@兩樣東西掛在這,是提醒自己,我的能力有限,不要太傲氣,別人早把珍珠放在我的面前,但我沒看懂?!?/span>

這組數學公式是李政道在70年代中期教給李中清的。“我當時只是背下來,沒能真正理解?!鄙鐣茖W領域是到了70年代末,才將這樣的公式用于研究?!拔乙窃缰溃瑫兊煤軈柡??!彼α似饋?。

李中清如今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,歷史學界中“加州學派”的代表人物。他的研究組所做的歷史研究,涉及大量的計量分析,墻上的這組公式,被其團隊反復運用。“我從小就想擺脫父親的影響,后來發(fā)現根本不能?!?/span>

為了擺脫父親的影響,上中學時,他就已經確定自己以后要做社會科學的研究。SAT考了滿分的他進入了耶魯大學,學習歷史和考古學。在耶魯,張光直是他的考古學老師。當時,外國人不能去中國參加田野考古?!八◤埞庵保ξ艺f,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,他會選擇古代史,不會選擇考古?!甭犃死蠋煹脑挘_始專注于古代史。

李中清的研究組最新出版的一本書叫《無聲的革命》,研究的是1949年之后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的學生來源狀況。他對高考感興趣,希望了解這項制度到底對中國起到什么樣的影響。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時,參加過學校的招生工作,這也是激發(fā)他興趣的一個點。

對中國高考的關注,還來自于他的老師何炳棣對科舉制度的研究。何炳棣在1962年出版的著作《中華帝國晉升的階梯》里指出,明清中舉者中大約有40%出身寒門,社會精英的來源多樣化,階層流動性很強。李中清由科舉想到了高考。

從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后,進入芝加哥大學。導師何炳棣讓他寫漢武帝傳,他試了一下,發(fā)現自己完全駕馭不了?!拔耶敃r跟他(何炳棣)說,我還這么年輕,怎么能寫一個這么復雜的人物呢?”何炳棣于是讓他寫中國的邊疆史。最開始是各個方位的邊疆史。這太大了。李中清最后跟老師商量,聚焦在了西南社會經濟史。準備這本書的寫作用了10年時間,找遍了世界上包括美國、歐洲、亞洲的中國西南地方史料。其中,他在東京一家私人圖書館里查到了崇禎時期《貴州通志》的孤本。他又用了15年來寫作。所以,最后《中國西南社會經濟史》的成書,用了25年的時間?!拔伊晳T將書稿留一段時間,成熟之后才寄到出版社,寫書太快,比較容易出錯?!?/span>

如今,李中清能熟練地使用中文。1973年,他第一次回到中國,大部分中文聽不懂,而且根本無法用中文回答。統(tǒng)戰(zhàn)部來接他的人跟他在國內的嬢嬢說,他是不是不能說話?在上海,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曾經單獨給李中清講課。

李中清很感激當初在國內遇到的機會,讓他好好地讀了很多書?!斑@跟在美國學中國史,完全不一樣?!?/span>

“我還是很有福氣的,”李中清說,“雖然我爸爸從事的領域跟他們不同,但很多人愿意教我?!?/span>

1979年,他再次回國,到北京大學進修,結識了謝國楨教授,所以,又有了香港科技大學墻上的另外一個鏡框,那是謝教授勉勵他的話。

他的辦公室正準備裝修,顯得有些凌亂。在香港,辦公室都不太大?!霸诩又堇砉W院,我的辦公室比這個大5倍,所有家具都是紅木做的,很多書架。到密歇根后,給了我4個辦公室,可以把書放在里面。”這些都不是問題,李中清樂意到香港工作。

離開加州理工學院之后,他到密歇根大學待了8年。雖然在海外,但他很喜歡接觸國內的學界。香港科技大學有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這個位置,他就過來了?!叭澜绲奈拿髟谵D變,一段時間是往西,后來又往東。在這個時期,我能夠真正地參與,機會真是太難得?!崩钪星逭f,“在美國,你想按自己的想法做,不是那么容易的。香港科技大學才22年歷史,沒有太多傳統(tǒng),想法沒那么復雜,只要你做得好,沒別的要求。”在各種大學排行榜中,香港科技大學已經多次名列亞洲第一位。

謝國楨贈給李中清的字


有一條高考的路,會比較平等

人物周刊:《無聲的革命》這本書里,分析了大量的學生背景,以前大家會說,上大學會帶來階層流動,現在,這種流動性沒有這么大了。你看到了什么問題?

李中清:美國那些精英學校選擇學生,都是比較有條件的孩子。從入學機會的平等來說,中國比外國要客觀平等得多。哈佛、耶魯這樣的學校,1/3以上的學生來自美國5%最富裕的家庭。國內很少這樣的現象。國內可能最富裕的5%的家庭把孩子都送到了國外。(笑)這樣也不壞,把國內好大學的位置讓給家庭條件沒那么好的孩子,這樣不是很好嗎?我其實想寫一篇文章《面試的壞處》。如果我們對考試有信任的話,為什么要面試?如果有面試的話,你會有偏見。條件不好的人,穿的衣服、講的話、皮膚的顏色等等,會跟別人有些不一樣。如果真的客觀的話,不應該有面試??荚嚠斎挥泻芏鄩奶帲瑸闇蕚淇荚嚭芾?,在國內的話,有六七年的時間,天天準備考試。不像美國,你花幾個星期時間準備就差不多了。美國的考試真的很簡單。

人物周刊:所以,你當年考SAT得了滿分?

李中清:對,其實就是背,這沒什么,國內的人上個新東方,準備兩個月,能考滿分的也很多,所以我考滿分不奇怪。(笑)

人物周刊:國內是按地區(qū)分配名額,自主招生很少。

李中清:地區(qū)分配也是有道理。不然的話,偏僻地方的學生不可能上好學校??荚囋趺丛O計很重要。如果是偏僻農村出來的學生,怎么能把外語考好呢?連你的老師的外語肯定都不好。有一條高考的路,比較平等,這還是很重要。

人物周刊:你在加州理工學院負責招生時,一個黑人學生拒絕了全獎的入學機會,為什么?

李中清:我們當時每年收兩百個學生,黑人可能就三四個。這個學生的家在佐治亞州這樣比較窮的地方。找到一個美國偏僻農村出來的、而且是少數民族的、又考得很好的學生,其實是很難的,不是每一年都能找到。我們很高興。他可能會考慮從東邊搬到西邊,而且跟他同樣的人幾乎沒有。因為我們學校的黑人孩子都是醫(yī)生的孩子、教授的孩子,而不是農村的孩子,因為美國農村的孩子不多。美國基本上沒有農村。他沒來我們這里,我們也能理解。

2006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,李政道先生在介紹自己創(chuàng)作的水墨畫


1973年在中國

人物周刊:說到農村,你對中國農村有多少了解?

李中清:不是很深入的了解。1973年,為了體驗生活,我去大寨參加了幾個星期的勞動,在郭鳳蓮的家里住過。

人物周刊:1973年?你作為一個美籍華人,能夠來中國住下來,這太罕見了。

李中清:1973年,全中國只有3個外國學生,都是華裔科學家的孩子,都是周總理親自批準的。另外兩個學生是被送到北大,我當時不認識他們。我是在復旦,我有兩個月是在上海柴油機廠,有幾個月是在虹橋的一個生產隊勞動。當時去大寨是一個相當榮耀的事情,你表現得好,才能去。

“文革”期間,上海并不是周總理的地盤。后來,我在1978年年底回上海的時候才明白,1973年安排跟我同房一起住的人來自《學習與批判》的編輯小組。因為當時學校擔心我會腐化學生,所以就把我當一個敵人,圍著我的都是他們的人。當時學生里幾乎沒有愿意跟我講話的人。我經常提出要求,要去參加勞動。因為在學校里,你不能跟人有真的接觸。我記得有一次,為了洗澡,我需要離開學校去買一塊肥皂,有一個學生騎著車陪我去買,這個學生后來被批評了。按照規(guī)定,他是不能跟我講話的。

人物周刊:你怎么理解1973年的中國?當時的中國跟美國是天壤之別。

李中清:60年代末70年代初,很多國外的年輕人很羨慕中國的“革命”。但是,中國的“革命”到底是怎么樣的,我們都不太清楚。1973年,我在耶魯參加了學生運動。有一次,我們把高速公路封掉了,被抓了起來。我記得那天早上6點半,他們把我放了,我很累地回到住處,父母打電話把我大罵一通。媽媽很快從紐約到紐黑文找我。她說,如果給你安排一個機會,讓你真正體驗一下中國的“革命”,你愿不愿意放棄在美國的學生“革命”?我當然很開心,說,可以。當時大概是19731月初,我媽媽跟我說,過了春節(jié)之后,你就可以去中國。我當時在耶魯提前參加了考試,離開了學校。

人物周刊:你是怎樣回到中國的呢?

李中清:我是經過香港回國的。當時中國跟外國基本上沒有什么關系,沒有機構接待這些要回國的人。應該是統(tǒng)戰(zhàn)部接待,但是統(tǒng)戰(zhàn)部不能在香港出面。所以,他們安排的是中國旅行社的人到香港機場接我。在香港待了一個晚上,然后去羅湖橋,等著過關。當時過關的人很少。我在橋中間的一個椅子上坐下,等了兩個小時。我不知道是什么回事,很久才通過。后來才知道,那天早上,碰巧也有一個叫James Lee(李中清的英文名) 的人過關。他們弄錯了。所以,我過了橋之后,就沒有人接我。后來,我在廣州華僑大廈住宿的時候,又恰巧碰到了另外一個James Lee,他是一個醫(yī)生。他說,我過橋的時候,有一批人來接我,請我吃飯,吃了很多,后來發(fā)現不對,就不理我了。(大笑)

人物周刊:當時待了多久呢?

李中清:我是待到了19738月底,“批林批孔”的會議剛開完,那天晚上是頭一批游行,第二天我就走了。我當時總共是在國內待了半年多。2月份到的,8月份走的。

人物周刊:回到美國之后,還繼續(xù)鬧“革命”嗎?

李中清:另外兩個回國的華裔科學家的孩子都寫了文章講他們的中國經歷。我沒寫過那段經歷。因為上海的環(huán)境比較復雜,有的東西你只是知道,但不太理解,所以沒寫。

人物周刊:你對“革命”的認識,有變化嗎?

李中清:有變化。我記得當時到虹橋人民公社參加勞動,住在農民家里,第二天,婦女會主任來找我,讓我給他們講美國農民怎么苦。我說,我不知道美國農民怎么苦。她說,你不知道?那你肯定是一個壞人。我還知道,當時中國有一個代表團去了美國,回來要寫美國的不好。有人就寫,在美國吃得很不好,總是3個菜,頭一個是清湯,然后只有一塊瘦肉,不熟,咬下去,出很多血,還有一些生菜,最后有一個冰激凌,只有這冰激凌好吃一點。(大笑)

人物周刊:那你當時看到過批斗嗎?

李中清:沒有,他們不會讓我看到的。《學習與批判》小組給我很重的壓力,每天都向我宣傳。1978年年底,我回復旦的時候,想找當年《學習與批判》的那批人。但他們太偏左了,都“學習”去了。

李政道寫給李中清的數學公式


逃離父親的手掌

人物周刊:我很好奇,家里人對你的學業(yè)有什么樣的期待,為什么沒讓你學理工科?

李中清:我讀高中的時候,住校,周末偶爾會回家?;丶业臅r候,我爸會教我一些數學。15歲的時候,我跟他說,我以后不做理科,不做應用科學,我做社會科學。高中住校之前,我選了3個自己以后想研究的領域:經濟學、城市管理、歷史。我去哥倫比亞大學,找這3個系主任,向他們請教。之后決定學歷史。城市管理太實際,經濟學有太多數學,我不想學,我想離開爸爸的那個領域。

人物周刊:為什么選擇歷史作為自己的專業(yè)?

李中清:幾種原因。第一,我想找一個專業(yè)跟我爸是相反的。第二,我還是受爸爸的影響,他對文物相當感興趣。小時候,我們經常去博物館,我對古代文化就比較有興趣,10歲就開始學中東的考古,后來還去過土耳其。在我們家長大,未來要去當一個知識分子,已經是定了的,惟一的問題是你選哪個專業(yè)。我弟弟比我聰明,他是康奈爾大學的化學家。

我自己讀書也覺得歷史很有趣。我跟爸爸說,我選了歷史。他說,什么國家的歷史?我說,法國史。隔了一段時間,我回家,我爸爸說,你想好要學法國史了?我說,是。他說,材料在法國,你要去法國做研究?我其實都沒想好,只是說,當然。他說,我去找了一下巴黎比較好的大學歷史系的教授名單,你看看,不光沒有中國人在里面,連美國人都沒有。他說,可能法國人不喜歡外國人做他們的歷史,你應該考慮做一下別的國家的歷史。這么一說,我真被他影響了。他說,你可以考慮中國史。我申請大學的時候,寫的都是中國史,其實當時我?guī)缀跏裁粗袊返臅紱]看?,F在回想起來,我想逃開爸爸的影響,但是逃不開,就像孫悟空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。

如果忽略人文,未來要那么多物質干什么

人物周刊:大家把你和你的伙伴們稱作“加州學派”,你認同嗎?

李中清:加州學派是別人給我們這批人的一個名稱。我們都互相認識,有朋友關系,一個主要的特點是,我們都是批評前人的一些說法。我們的方法不一樣,結論差不多。主要是用比較的方法,證明以前不對的地方。

從比較的角度來講,以前的學者是對自己國家的過去有一點理解。他總是從自己所在的地方開始,說明整個世界??墒撬麑e的地方的理解不是太深入。

我們做計量分析,可以拿到別的國家的歷史數據庫,直接做一些計算。我們出過一本寫死亡率的書。那本書是選幾個村莊,在瑞典南邊,比利時東邊,意大利北邊,和日本的東北邊,這些村莊有全村的人口記載,包括職業(yè)、糧價等等。通常人們做比較,不是計量的比較,而是感覺的比較。計量比較枯燥,因為都是計算,可是比較踏實。那本書的瑞典部分,那些計算我都親自參加過。瑞典文我不會,可是如果變成一個數據庫,我可以計算東西。這也是計量分析的好處。

人物周刊:在香港科技大學這樣一個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學里,發(fā)展人文社會科學,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?

李中清:理科是研究大自然,應用科學是研究技術,社會科學是研究文明的行為,人文是研究文明。沒有文明,就是一個野蠻的社會。人類必須有文明,要不然我們就失敗了。我自己理解,一個健康的社會必須向4個方向同時走,而且這4個方向沒有矛盾。如果從深度來講,文明比行為更深入一點,但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重點。20世紀看上去是理科的世紀,21世紀看上去是應用科學的世紀,如果21世紀應用科學能成功的話,22世紀應該是文明的世紀。我們如果忽略人文,未來要那么多物質干什么,我們不能天天去逛街,逛街也越來越沒意思,都一樣。

人物周刊:你的父親很會畫畫,還出了畫冊,他怎么看待“理”和“文”的關系?

李政道:他當然很贊成協(xié)調發(fā)展。這也是很多科學家的特點。科學家都贊成人文、科學、文藝的交叉。很多科學家老的時候,都會寫一本類似“藝術與我”這樣的書。

網友評論

用戶名:
你的評論:

   
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0期 總第810期
出版時間:2024年10月21日
 
?2004-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
粵ICP備13019428號-3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(yè)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
聯系: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